跳到主要內容區
 

本系沿革

    本校前身為正修工專創立於民國54年,民國60年新設立五年制電機工程科,民國65年設立二年制夜間部電機工程科,民國79年學校改制為「正修工商專校」,民國88年改制為正修技術學院,民國89年設立日間部二年制、四年制進修部電機工程系及進修專校二年制電機工程科,民國90年設立二年制進修部電機工程系,民國91年設立日間部四年制電機工程系並停招五年制電機工程科。民國92年學校升格為正修科技大學,民國93年停招二年制進修部電機工程科,民國94年設立電機工程研究所,民國96年停招二年制電機工程科,民國98年停招二年制日間部及二年制進修部電機工程系。民國105年復招二年制進修部電機工程系,民國109年復招進修專校二年制電機工程科,如表0-1所示。本校現有工學院、管理學院、生活創意學院等3個學院及通識教育中心與師資培育中心兩中心;3學院共含21系與13研究所,其中機電工程研究所設有博士班,全校現有學生人數約一萬伍千多人。

表 電機工程系發展沿革

電機工程 學制

新設(民國)

停招(民國)

復招(民國)

日五專

60

91

日二專

90

96

夜二專

65

93

日二技

89

98

進二專

89

93

109

進四技

89

進二技

90

98

105

日四技

91

碩士班

94

    本系近年來配合國家「六大新興產業」與「四大智慧型產業」發展策略,鎖定「綠色能源」為本系發展方向,並勾繪出三大專業領域:「電力」、「控制」及「能源」為發展主軸,並擇定「綠能與節能技術應用」、「控制系統應用」、「能源技術應用」分別為三大專業領域之發展重點,並配合「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聚焦於主力產業(太陽光電、LED照明),以及一般具潛力產業(風力發電、能源資通訊、電動車輛)之人才培育與研究。

 再者,政府近來積極推動節能減碳政策,除了對於目前工業實施輔導節能措施外,更於98年7月份修訂「能源管理法」,此舉對於能源管理更為積極與務實;因此,本系同時著重於綠能開發與節能技術與管理人才的培育。使學生對台灣未來產業具有科技與人文之精神,並著重於「低環境衝擊」、「低資源耗費」及「延長生命週期」之理念,在「人本」、「安全」、「均衡」、「效率」、「永續」及「智慧化」等目標下,進行相關課程之規劃。

 此外,隨著知識經濟時代之來臨與管理技術之發展,本系亦將「專案管理實務」定為發展重點,培養學生具備專案管理九大知識領域與五大程序組跨領域整合、溝通協調與管理之就業力。藉由專案管理知識之傳授、證照培訓與實務專題之應用,培育學生具備跨領域整合、溝通、協調與管理之實務能力,縮短學用落差,並與國際接軌。有鑑於台灣地狹人稠、天然資源有限,人力資源是國家經濟立基,知識及創新經濟時代,優質的人力資源為提升國家競爭優勢的重要關鍵。知識經濟時代強調「研發」與「創新」,因此本系於人才培育之際,首重創新、創意與跨領域整合之務實教學理念。

 因此,本系主要培養各類電機設備或系統專業技術人才,執行有關設計、製造、運用及維護等任務。目前大學部以「電力與能源」及「控制與系統」發展本系特色。本系教學目標在因應高科技發展及國家建設需要,為社會培育專業技術人士。此外為配合網路資訊時代來臨,本系亦將特別著重在電腦對於電機專業領域之分析與應用。除了提升教學品質及加強相關設施使學生具備電機專業知識與技能外,並希望加強學生英文語文能力,且增進學生人文素養以涵養其優雅氣質,因應社會多元化之發展趨勢。

 本系112學年度現有學制計有:碩士班2班、日間部四技9班,進修部四技6班,進修部二專2班、進修部二技2班、進修部二技營區專班2班、產學專班16班,共40班。專任教師數26人(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及助理教授7人);兼任教師24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助理教授12人及講師9人);行政人力配有助教1人、職員1人及助理1人。

瀏覽數: